学院新闻

【化育讲堂·育师系列】2024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深度解析——解读·赋能·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次数:
来源: 管理员

  171d3fa5a58f51b7ab5fc027867fdaa6

2025924日,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育讲堂·育师系列”专题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2024版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深度解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由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路绪锋担任主讲,冯彩霞老师主持,学院2022级化学专业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积极参与。

路绪锋老师是郑州市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曾荣获省级录像优质课一等奖,并多次开展观摩课与经验交流。

讲座中,路老师深入剖析了新教材的修订逻辑。他指出,新教材严格遵循2022版课程标准,首次明确了以“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为核心的四大素养维度,标志着教学理念从“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的转变。在内容结构上,学习主题调整为“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等更契合学科本质的模块;单元编排则采用“概念性知识与元素化合物交叉安排、螺旋上升”的方式,使教材逻辑更为清晰。

在实验与实践环节,路绪锋老师重点解读了新教材的设计意图。他指出,2022版课标在优化原有8个必做实验内容的同时,新增了“水的组成探究”实验,但实验总数保持不变,以确保教学的基础性与系统性。更为显著的变化是,课标首次明确了10项跨学科实践活动(如设计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制定碳中和低碳方案等),并要求其占用10%的新授课课时;各校可结合实际,从中选择23项组织实施,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针对教学实践,路老师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强调,常态课教学应“领会教材意图优先于盲目创新”,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并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教师的创新应聚焦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即时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关注学习过程。他还提醒未来教师需兼具“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双重视野:既要精准把握教材细节,也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主动学习前沿教学理念。

本次讲座内容精准契合新教材核心与教学实践,为化学师范生搭建了从理论认知迈向教学实践的有力桥梁,充分彰显了“化育讲堂”以化学学科培育未来教育力量的品牌价值。

“化育讲堂”是学院打造的高水平教学交流平台,取其“以化学育人,以教化育才”之意,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名师,围绕教学创新、科研融教等主题开展活动,促进经验共享与师生共成长。其下设的“育师系列”则聚焦于“培育师者、赋能教学”,致力于为师生提供系统培训,搭建破解教学难题的平台,最终实现“以卓越师资育一流人才”的目标。本次讲座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对学院师范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