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2日下午,应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在学院226报告厅作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的学术报告。河南省2025年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和学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王老师以“课程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为引,引领大家回顾了2011版课标,并重点对比分析了2022年新版课标的革新之处。王老师精辟地指出,课标之“变”,在于从“三维目标”的培养升级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变”的,是基础的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剖析了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描述上的具体变化,特别强调了化学实验与跨学科内容在新课程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随后,王老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与重要性。他明确指出,修订课程标准的根本动因,在于过去的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不够全面、不够完整”。新版课标通过系统的设计,充分展现了化学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旨在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为了将理论落地,王老师结合多个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将静态的化学知识,转化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教学实践。他强调,“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升华,课程目标需立足于化学知识,最终指向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科育人正是通过核心素养得以真正落实。”
讲座中,王老师还逐一讲解了初中化学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并细致讲解了化学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在座的未来化学教师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教学指引。整场讲座,王老师语言精炼、幽默风趣,其内容紧密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引起大家共鸣。
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员们对化学课程改革的宏观视野,更提供了微观教学实践的有益指导,为师范生的培养和化学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