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是河南大学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23年,时称化学系;1985年设立工科,1989年改称化学化工系,1995年设立化学化工学院,2023年重组更名为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学科2015年入选河南省特色优势学科、2020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2022年入选河南大学“1+4+N”倍增学科、2023年入选河南大学“1+5筑峰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58人,副高级职称者4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5人。学院科研教学团队中有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中原千人基础研究领军人才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特聘教授5人,河南大学百人计划/骨干人才/青年英才23人。

学院设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3个系和1个实验教学与分析测试中心。现有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还拥有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教学(化学)、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为教育部备案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化学博士后流动站获评2020年全国优秀和2021年河南省优秀。《多酸羰基化合物的单晶制备及其催化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走近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9门课程为河南省一流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通识教育示范课程;《化学教育研究方法前沿》《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等9门课程为研究生优质课程/精品在线课程。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861人,硕士研究生513人,博士生79人。先后培养了以张锁江院士、常俊标院士为代表的一万余名毕业生,为河南省高等教育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以学院为依托,建设有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节能减阻添加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中原纳米酶实验室、河南省多酸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轻金属材料防护与安全储能重点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机构。2020-2024年,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在Nat Chem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省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主办的学术期刊《化学研究》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院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学院积极探索打造学院-研究院-基地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先后和济源市、开封市、濮阳市等共建了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濮阳研究院等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试验-产业化技术验证-企业孵化-产业示范”为一体的集成创新体系。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