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党政工团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实验室安全
合作交流
校友园地
学术报告
2025年4月23日上午,应学院邀请,福州大学付凤富教授在学院220会议室进行了一场题为“海产品中砷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兽药/农药高通量识别探针筛查”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院长徐元清主持。报告中,付凤富介绍了基于ICP-MS技术关于食品和环境中元素形态的研究和基于核酸识别探针食品安全快检技术的研究。他围绕砷的存在形式、海产品种类(甚至个体)不同,砷含量显著不同、海产品中Caco-2细胞体外生物利用率变化规律引入报告主体,介绍了几种兽药/...
4月18日,2025年第二届大河化学筑峰学术论坛暨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双边学术交流会于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20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12位研究员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1位特邀专家,以及化学科学部的8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分子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院长陈永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论坛旨在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学术生态体系,通过深化校所协同创新机制,...
4月17日,2025年第一届大河化学筑峰学术论坛在我校金明校区图书馆三楼隆重举办。本次论坛以“多酸与团簇化学—构造、功能及多级演化”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十余名专家学者和我院百余名师生。副校长苗雨晨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开幕式由学院院长陈永明教授主持。苗雨晨在致辞中回顾了河南大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学科发展战略。他指出,化学学科作为河南大学重点支持的“筑峰学科”,在学科建设、...
2025年2月26日上午,应学院邀请,齐鲁工业大学赵汝松教授在学院220会议室进行了一场题为“新污染物的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执行院长徐元清主持。报告中,赵汝松介绍了对新污染物分析监测的国家需求、新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本团队在新污染物监控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做了简单介绍。详细介绍了新污染物基于离子液体、竹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和共轭微孔聚合物等新材料的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报告结束后,...
近日,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龚春红教授团队在电磁波吸收领域取得新进展,系列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期刊,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CN 116854479 B)。 微波吸收材料是电磁干扰防护和隐身技术的关键。然而,在高温或变温环境中,材料的阻抗匹配与介电损耗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差异,使得在宽温度范围内满足吸波性能的需求变得困难。...
1月5日,2025年化学筑峰青年学者论坛在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20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5位杰出青年学者参与交流。此外,党委书记常凤香、院长陈永明、执行院长徐元清、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人才人事工作组成员、以及部分高层次人才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论坛由徐元清主持。会上,陈永明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
2024年12月19日下午,应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兰亚乾教授、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吕红金教授、福州大学李新雄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臧宏瑛教授在学院220会议室进行了5场学术报告。本次系列报告分别由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牛景杨教授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柏䶮教授主持。兰亚乾以“新型金属氧簇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为题,介绍了多金属氧簇因化学组成与结构多样,在催化、药用等领域表现卓越。新结构、...
2024年12月15日上午,应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航副教授在学院220会议室进行了一场题为“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及液相分离”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执行院长徐元清主持。报告中,王航介绍了一系列基于MOF膜制备的技术,包括:利用低共熔溶剂辅助热压法原位制备Zr-MOF膜用于废水治理,原位构筑MOF-石墨烯膜实现高效离子分离,电化学法制备Zr-MOF膜用于盐差发电,调控石墨烯层间距制备MOF膜用于原油分离。...
2024年12月14日,第十届大河化学筑峰学术论坛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有机所、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15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论坛。学术副校长、国家杰青陈雪波教授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王华教授主持。陈雪波介绍了大河化学筑峰学术论坛的举办目的和意义,...
2024年12月5日上午,应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邀请,复旦大学涂涛教授在学院220会议室进行了一场题为“ 金属氮杂环卡宾催化资源分子高值化反应”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执行院长徐元清主持。报告中,涂涛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基于优势氮杂环卡宾金属化合物,利用配位组装或直接超交联 策略高效构筑了一系列稳定、高效、原子分散的多孔固体分子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他围绕金属氮杂环卡宾化合物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以刚性咪唑盐作为前体通过配位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