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蔡宗苇教授在化学化工学院226会议室作了题为“纳米材料助推质谱技术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副院长徐元清主持,近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蔡宗苇教授介绍了质谱发展的历史以及特性,并系统讲解了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简称MSI)及其相关应用。首先蔡教授对该技术在环境问题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研究,接着对MSI在疾病诊断预测上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具体以“裸鼠肿瘤实验”为例,利用含有BPF(类BPA)食物饲养裸鼠,利用质谱成像检测其肿瘤位置。蔡教授表示,MSI在诊断或预测疾病上的应用值得研究,让质谱技术造福人类。最后,蔡教授对在场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的回答。他丰富的实践经历、扎实的理论基础、风趣的讲授风格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蔡教授来访期间,与分析化学及环境科学的师生们进行多次座谈,并对师生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交流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于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水平,开阔大家的学术视野。
蔡宗苇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B类,2003)。198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Marburg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4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质谱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1996年任研究助理教授,1996-2000年在美国药物公司Glaxo-Wellcome任研究员,2001年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2007-2011年任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现为讲座教授,同时担任二恶英分析实验室主任,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蔡教授长期从事质谱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擅长高分辨质谱、GC-MS、LC-MS、CE-MS及其在环境、生物、药物和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人体健康、疾病的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350多篇SCI论文。现为“Ra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国际SCI期刊主编。多次应邀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人才项目的评审工作。